Anismile, record anything worth smiling about.
Anismile.com
住著我的文字、旅行、攝影,
2016年全新改版上線,
過去的阿尼笑一個,未來的文字旅攝,
沒有即時更新,專業分享,
更沒有厲害的私房美食景點,
只想把走過的路,吃過的美食,
分享給每個喜歡Anismile的你們。

【走走新加坡】聖安德烈教堂

St. Andrew's Cathedral 聖安德烈教堂

【走走新加坡】聖安德烈教堂

新加坡自由行,靠地鐵跟一雙腿,就可以自由走。「City Hall 政府大廈站」是最常經過的一站,出出入入你一定會看見「聖安德烈教堂」,純白的歌德建築,已經有百年歷史,外牆依舊潔白的秘密到底是什麼?

又是一個好天氣,總是豔陽的新加坡,

自由行想要不迷路省點交通費,真的就要有雙好鞋,然後訓練好步行的體力&補充水份。


日景篇


【St. Andrew’s Cathedral 聖安德烈教堂】由當時的罪犯勞動建造出的百年教堂,哥德式建築外觀,這裡是我一開始就mark下來必去的景點。不是因為宗教,是因為距離近,也是因為它的建築特色。

純白的建築,可不是最近才粉刷的唷!

百年來歷久潔白的秘密,就在於建材,使用了石灰、貝殼、糖、蛋白、水、椰子殼當作石膏原料,舖砌出的外觀,才能經得起時間的考驗,前人的智慧,真的是讓人嘆為觀止。

聖安德烈教堂,是一個很歡迎遊客參觀的教堂,

遊客中心有賣些傳教文物以及紀念品,可以讓你更了解這座教堂的歷史。

教堂位於【City Hall政府大廈站】,是整個地鐵系統的重要大站,

周圍很熱鬧,但進到這裡,整個氣氛就是變得很靜謐。

裡面很壯觀,長長的走道,排排的座位,

在台灣鮮少去過教堂,看到這一幕,不由小小驚呼了一下。

還有高掛的monitor,看來真的是一個很有規劃的教堂,不僅是有百年歷史,更結合了科技應用阿。

來這裡,當然要感受一下在座位中的感覺,嗯~很安靜,

雖然裡面有遊客,

也有信徒,但大家都是默默的在進行自己的事,

就是一整個安靜。

除了走道周遭,教堂內也有很多小角落,值得慢慢欣賞。

走道的盡頭,門口處,有一個石座圓盤,不過,我倒是沒去仔細探究此圓盤的意義。

彩色玻璃窗,透過些陽光,很美。

有點像是權杖的指標,是為座位作區隔,前排似乎就是神職人員的座位吧!

小小的看台,感覺是為宣讀什麼而準備的。

前方神壇左側是聚會的主教座,旁邊立著金色的鷹,被稱為讀經台,飛鷹的造型象徵神的話語傳遍天下。

Hello阿愣出場,這次旅行的小同伴,

有時候帶一個象徵獨特意義的小東西一起旅行,也是特別的回憶。

無心的一個動作,

它就能辦到我們作不到的事。

座位前有抽屜,放著一些書籍,還有祈禱跪膝的小墊,

讓原本安靜的氣氛,多了一點莊嚴的肅穆。

有些雕刻,看起來真的就有歷史的古老。

無意間瞥見的,好漂亮的花窗玻璃,

透過陽光的變化,花窗玻璃也特別吸引人的目光。

花窗玻璃,常用於教堂,可能是幾何圖,也可能是聖經中的人物、故事。

走過走道後,別忘了回頭看走過的風景,

才會看見二樓的管風琴,

走出教堂那刻,彷彿心靈都經過一番洗禮了。其實不需要透過傳頌,透過建築,也可以讓人感受到某種力量,

教堂外,圍欄內,仍是一片安靜。

據說這座教堂,過去曾經兩次被閃電擊中,之後才整修成現在的樣子。

被閃電擊中的機率還真的微乎其微,

不過要不是因為重建,就沒有辦法看到這樣美麗的教堂了。

這裡真的是很適合拍照的地方。

尖塔造型,是不是還有點城堡的感覺。

也像豪宅,

還有車道呢。竟然也可以在這裡逗留了一個小時,

 

看完了日景的教堂,其實本來不打算看夜景,實在是因為太容易經過這裡,所以就順路來瞧瞧了。


夜景篇


晚上的聖安德烈教堂,反而不白了,打上燈光,反而有種奇妙的氣氛。

有人說是陰森,

可能多少是因為樹木的疊影吧!

我個人是覺得不恐怖,但是這裡比白天更安靜了,與其令人恐懼,不如說是神祕得令人好奇。

大家應該喜歡白天的聖安德烈教堂吧!

St. Andrew’s Cathedral 聖安德烈教堂
│地址 : 11 St. Andrew’s Road
│MRT : City Hall 政府大廈站
│電話 : 65-6337-6104 可預約導覽 週三早&週六下午不開放
│營業時間 : 11:30~14:30 17:30~22:00
│官方網站 : www.livingstreams.org.sg

想看更多新加坡好吃好玩訊息,更多內容都在《 自由走在新加坡 》


覺得這篇文章不錯,按讚分享鼓勵一下吧!

Annie Lin
annie@970px.com

Anismile.com,住著我的文字 · 旅行 · 育兒·生活·攝影。Record all the things that I love.

No Comments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