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27 8 月 好物選|孩子的閱讀玩伴,小行星點讀筆 3.0 升級
想訂小行星,正在猶豫要不要買點讀筆?如果你家裡已經有 2.0,看到 3.0 升級版是不是也覺得好心動?到底有什麼不同,值不值得再添購一支?為了一本刊物,真的需要專屬點讀筆嗎?身為快滿三年的訂戶來分享一下,小行星點讀筆,不只能點讀《小行星幼兒誌》,還能搭配其它書籍。運用點讀貼紙,用匯入 MP3 或直接錄音的方式,每本書都能變成點讀版。發揮一點想像力,就有無限的可能性,點讀筆不只是工具,更是閱讀的好玩伴,讓孩子在玩讀中自然愛上閱讀。
|我們家與《 小行星幼兒誌 》
從 2022 年 11 月,Phoebe 兩歲半,我們家就成為小行星訂戶,一路陪伴我們到現在,已經快滿三年。
一開始的想法很單純,就是想找一本能接續 《 巧連智 》 的刊物,最後選擇 《 小行星幼兒誌 》 ,除了信任「親子天下」的品牌外,主要原因就是能在書店立刻買到「最新一期」單本來試讀。
實際閱讀後,我們非常喜歡「主刊+英文小書+遊戲書」的搭配設計,點讀筆更是一大亮點。
雖然主刊只能點讀分篇故事,但以我們的需求來說,已經很足夠。
英文小書幾乎每頁都有鋪碼點讀,不只能學英文單字,點到物件還有生動音效,加上孩子最喜歡的唱謠和遊戲互動,讓我們幾乎沒有猶豫,開啟了訂閱之路,購買了 《 小行星幼兒誌+點讀筆 》 &《 蒙特梭利ABC拼讀組 》 的套組。
▋ 訂閱三年的經驗分享
首先,想先用影片的方式,先回顧這幾年 《 小行星幼兒誌 》 在我們家的日常。重新翻找這些片段時,滿滿的回憶湧上心頭,真的好感動啊!
老實說,訂閱前兩年, 姊姊 Phoebe 幾乎都要我唸給她聽,反而是我比較常使用點讀筆,例如在共讀英文小書的時候,或充當快速操作的故事播放器,但這一年,這情況有了非常大的改變。
Phoebe 五歲後,對操作越來越熟悉,也開始喜歡「自己講故事」給別人聽。她越來越常主動拿點讀筆,有時甚至在我唸故事時,還沒學會認字的她,竟然能把故事裡的文字完整說出來…
「妳怎麼會?這些妳全都看得懂嗎?」
「沒有啦!我聽的時候,記住了!」
另一個原因,我想應該是因為兩歲半的妹妹 Chloe;自從開啟「跟屁蟲模式」,整天都跟著姊姊模仿學習,點讀筆也慢慢變成搶手角色。此外,Chloe 也讓我深刻感受到,每個孩子的特質真的很不一樣;她從學會自己翻書開始,就對點讀筆非常有興趣,會自己去找點讀筆掛在脖子上,用著還不熟練的大肌肉握住點讀筆,努力去點書,對「可以自己掌控」的閱讀體驗覺得很新奇,在我沒有辦法分身陪她的時候,她最常做的,就是去拿點讀筆,安靜地聽學。
▋ 目前我們家日常的使用情境
我們沒有額外訂閱妹妹適齡的刊物,就用家中既有的書籍,跟著姊姊一起聽故事;每天下午及晚上的睡前,他們會各挑一本書,在盥洗後,等我唸給他們聽,每唸完一次,我就會貼上一個小貼紙,這是我們家的睡眠儀式。
也許很多家長期待點讀筆能成為孩子的「安靜神器」,但在我們家,它更像是「代班小幫手」,通常是在我沒辦法唸故事的時候派上用場(例如:點餐、等餐這樣的零碎時間)。雖然它並沒有真正解放我的喉嚨,但我其實也很享受、很珍惜孩子窩在我身邊聽故事的時光。
除了 《 小行星幼兒誌 》 ,家裡有幾本有貼上點讀貼紙,把姊姊錄音練習講故事的音檔改成點讀書,Chloe 也會自己跑去拿來聽,開心的說:「這是姊姊的聲音!」,然後跟著一起學著念讀。
相親相愛的姊妹日常,總少不了「爭搶東西」的橋段,「我也要!我也要!」的劇本在家裡經常上演。為了讓點讀筆能安穩度日,現在我們家有兩支筆,內容設定一樣,每人一支在手,就像打開了魔法開關,家裡所有能點讀的書立刻都有了聲音。在我們家,點讀筆已經是不可或缺的角色。
▋ 要不要入手點讀筆 3.0?
關於值不值得入手點讀筆 3.0 ,我的想法是:
如果「還沒訂閱」小行星,也「沒有」點讀筆?
→ 建議可以先到官網看看有沒有結合其他學習資源的套組,一次入手更優惠。
如果「有訂閱」小行星,但「沒有」點讀筆?
→ 很值得考慮購入「新版 3.0 點讀筆」。學齡前的孩子能從聆聽中累積語感,培養閱讀習慣;再大一點,更能靈活運用點讀輔助,提升自主閱讀的機會。
如果「有訂閱」小行星,也已經「有」2.0 的點讀筆?
→ 家裡若有兩個以上的孩子,或想把不同刊物分流,就很適合再購入。一人一支不僅能減少爭搶,還能同時點讀同一本書。如果不想兩支筆內容完全相同,也能設定成不同刊物的專屬筆,使用上更有彈性。
像是我們也有訂閱 《 小康軒 》 ,原本打算先訂一年,再決定要續哪一本,沒想到女兒兩本都捨不得放棄,接下來幾年她也用行動證明,她是真的都喜歡。 《 小康軒 》 沒有搭配點讀筆,網路上有不少家長分享過「用點讀貼紙加小行星點讀筆」的方法,自己就能打造點讀功能,效果一樣實用。
|小行星點讀筆 3.0 有什麼不一樣?
不免俗要來分享點讀筆 2.0 跟 3.0 有什麼不同?
這點 親子天下官網 已經有很清楚的比較圖。很明顯,最大的不同,就是 充電支援 Type-c 傳輸線 ,還有 外觀顏色的改變 。
▲ 匯入MP3 音檔到小行星點讀筆 via 親子天下 官網
|小行星點讀筆應用的三種情境:刊物、點讀貼紙、延伸讀物
接下來來分享,在我們家小行星點讀筆應用的三種情境:
- 刊物:《小行星幼兒誌》& ABC 英文小書
- 點讀貼紙:運用「匯入音檔」及「錄音功能」,讓家中的繪本變成有聲書
- 延伸讀物:小行星點讀系列的出版品,讓學習資源更豐富
▋ 搭配一:刊物《小行星幼兒誌》& ABC 英文小書
第一種搭配,當然就是主角: 《 小行星幼兒誌 》 。
每期刊物的主題都不一樣,也很明確,主題往往緊扣孩子的成長需求,幫助他們在生活中理解自己、認識世界。再搭配固定的單元設計,不但兼顧知識、語文,也包含情緒教育與藝術涵養。讓我來用近期的刊物,來介紹《小行星幼兒誌》主題與特色:
- 110 期:想說的悄悄話(體貼與感恩)
- 111 期:不一樣的我(自我認同與成長)
- 112 期:我有好多種感覺(情緒識別與表達)
- 113 期:海裡藏著什麼?(海洋生態探索)
以刊物架構來說,以下這幾個單元固定會出現:
【 樂樂小宇宙 】
小行星主角們的連載冒險故事,感覺就像每期見面開場,熟悉的打招呼,每期延伸不同的情境,讓孩子跟著角色一起經歷挑戰,學習如何面對問題。
【 文字奇想國 】
近年新增的單元。感覺是舊刊「讀首小詩」的改版,只是更著重於「文字」的學習;透過童謠、短詩或趣味語句,還有象形文字的演變,每期會學到一個新字。我女兒特別喜歡,常常會把內容背起來當作念謠。對孩子來說,這是培養語感與文字節奏感的好方法。
【 身體怎麼了 】
由黃瑽寧醫師撰寫,內容結合日常生活,透過幽默輕鬆的筆調,幫助孩子學會認識和表達自己的需求。
雖然名稱是「身體」,實際上涵蓋的是幼兒的「身心」,有關於培養日常習慣、健康常識,也有對情緒的探索,例如 110 期講的就是「無聊」的感受,前面有提到 Phoebe 可以自己講出書中的文字段落,就是這個單元,那段想跟爸爸玩,但爸爸一直說等一下,最後等到落淚的那段。
【 幼年童話 】
每期一則獨立的童話,由不同的作者與繪者創作,因此故事風格、畫風也截然不同,就像是「每期的小驚喜」。
【 知識不思議 】
我最喜歡的單元!內容由編輯部規劃,再邀請專家審定,並搭配插畫家的作品,將科學、自然或生活知識轉化為孩子能理解的故事與圖像。
【 情緒魔法樂園 】
從 112 期開始新增,透過小行星角色們的故事,引導孩子在日常場景中學習察覺與表達情緒,慢慢建立情緒素養。
【 動物新鮮事 】
結合科普介紹與漫畫呈現,讓孩子一邊學動物知識,一邊透過漫畫情境加深記憶。這樣跨形式的表現方式,學習起來更有趣也更容易記住。
【 小小探索家 】
就像「十萬個為什麼」的專業版,用資訊圖表的方式,把複雜的概念簡化,滿足孩子「為什麼」的好奇心。爸媽共讀時也會驚呼:「原來是這樣啊!」
【 蔬果有意思 】
是一系列「相關但沒有連載」的故事,以擬人化的故事情境介紹蔬果,幽默有趣中帶出飲食知識。孩子在聽故事的同時,自然而然對蔬果更熟悉。
有些單元則是不定期會出現,例如:【 台灣好好玩 】、【 世界大不同 】、【 歷史時光機 】、【 藝術了不起 】,篇幅雖然不多,但可以培養孩子在各方面的感受力。
▋ 搭配二:點讀貼紙,把家裡繪本變成有聲書
想讓點讀貼紙有聲音,操作方法很直覺也很簡單,主要有兩種方式:「匯入 MP3」&「點讀貼紙+點讀筆錄音」。在 樂樂小宇宙 的官網有很清楚的介紹,不用再另外下載軟體就可以使用喔。
▲ 匯入MP3 音檔到小行星點讀筆 via 樂樂小宇宙 官網
要特別注意的是:轉入錄音貼紙(或錄音卡)的音檔名稱,一定要跟錄音貼紙(或錄音卡)的序號相符,且音檔格式一定要是 MP3,才可以正常使用喔。
▲ 用小行星點讀筆錄音,搭配錄音貼紙,自製音檔 via 樂樂小宇宙 官網
小行星的訂戶,每期都會有一張「錄音卡」,可以直接錄音喔!只是要注意的是:檔案放的位置不一樣。
▲ 錄音貼紙跟錄音卡的路徑位置 via 樂樂小宇宙 官網
—— 匯入 mp3:《 ㄅㄆㄇ 唱學兒歌 》
我利用「匯入 mp3」的方式,把每首歌的音檔複製到點讀筆,並調整成對應的編號。
另外,我把一張點讀貼紙剪成兩半,分別貼在封面和目錄頁,這樣同一首歌就能在不同地方播放。。
完成這本「有聲書」之後,使用率立刻大幅提升。
兩個女兒會主動拿來點著聽唱,完全不用再喊媽媽幫忙,看著她們自己操作、自己享受音樂的樣子,真的有滿滿的成就感。
—— 錄音:《 情緒大飯店 》
我嘗試用「點讀貼紙+點讀筆錄音」的方式,錄下姊姊 Phoebe 講故事的片段。
雖然每張貼紙的錄音都很短,看起來似乎沒有充分利用貼紙的價值,但因為分段錄在不同頁,每次翻頁,孩子們就開始找貼紙。
聽到姊姊的聲音時,兩個人總是忍不住笑出來,這種閱讀的樂趣,多貼幾張貼紙都覺得值得。
—— 錄音: 《 小耳朵蘿蔔大賽 》
同樣是用「點讀貼紙+點讀筆錄音」的方式,這次我請姊姊扮演故事中的小兔子,錄下她的心情與對白。
接著,我把檔案拉回電腦,搭配繪本與音效,製作成投影片。在幼兒園的親子共讀時,就變成了一場「有故事、有畫面、有聲音」的導讀。
▋ 搭配三:延伸讀物&學習資源
小行星點讀系列的延伸讀物跟教材其實不少,不過這篇文章就先簡單分享和點讀筆同時入手的 《 蒙特梭利ABC拼讀組 》 說起,其它延伸讀物再找個時間寫一篇吧!
▲ 《 蒙特梭利ABC拼讀組 》 via 親子天下Shopping 官網
蒙特梭利ABC拼讀組,內容包含卡片和海報,全部都能搭配點讀筆使用,並按照不同學習階段設計,循序漸進、由淺入深地陪伴孩子練習。至於具體該如何引導孩子共學,手冊上已經有非常清楚的操作說明,這裡就不多加贅述。對我來說,這套教材也是近期最想好好運用的學習資源,準備陪著剛上大班的 Phoebe 一起好好的學習。
|點讀筆不只是工具,而是孩子的學習夥伴
點讀筆沒辦法取代父母的角色,也不一定能讓孩子立刻學會自主閱讀,「安靜神器」這件事,可能只能先當作是額外的附加價值。我覺得點讀筆真正的亮點,是能讓閱讀更有趣;孩子能透過自己點擊、發聲,不但能訓練手部動作與專注力,還能得到「我可以自己操作」的成就感。同時,它也可以當作一個沒有螢幕的快速播放器,無論是刊物、繪本,還是隨身的故事卡,都能隨點隨聽。
對正在學說話的孩子,點讀筆能增加語音刺激與聽讀機會;對學齡前正在認字的孩子,它也是很棒的輔助工具。以前不懂的只能問大人,現在多了一個可以自己解決問題的方式。等孩子再大一些,還能用來專注在詞語,模仿閱讀的語調,深入理解文字背後的含義。
如果你也在找一份能兼顧「親子共讀」與「孩子自讀」的刊物,《小行星幼兒誌》會是值得考慮的選擇。點讀筆外型簡單好看,語音清晰有趣,少了教材的距離感,多了一份親近感。它的點讀檔案沒有使用期限,就算是舊刊也能持續點讀。延伸教材數量不算繁複,但規劃清楚、選擇不困難,反而更貼近需求。
對我來說,小行星點讀筆不只是學習工具,更像是孩子的探索夥伴。它讓閱讀變得更有趣、更主動,也為我們的親子時光帶來更多驚喜。
No Comments